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閏年的由來及重要性


今年非閏年,所以2月只有28日,2月29日生日的朋友們,要再等下一個閏年2016年才能在正日過生日了。閏年的由來,坊間說法有很多種,當中以古羅馬歷史版最為廣傳;不過事實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與地球自轉的時間有差異,為了能更準確制定曆法,所以才產生4年一度的「閏年」。


閏年的起源─古羅馬歷史版

西元前46年,古羅馬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依天文家索西琴(Sosigenes)建議修訂古羅馬曆而制定儒略曆時,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並規定單數月為31天,雙數月為30天。但是這樣一來,一年變成366天,所以就從二月份扣掉一天,於是,平年時二月只有29天,閏年則有30天。
也就是說,一開始二月的天數就比別的月份少。為什麼是二月,而不是四月?六月呢?那是因為在古羅馬時代,二月份是處決人犯的月份,所以不太吉利的二月份就首當其衝被減掉日子了。

後來到了西元前八年,羅馬議會將八月改成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 Caesar)的名字,叫做 August,同時為了表示他和凱撒的功勳一樣偉大,於是將八月改為大月,變成31天,使它和紀念凱撒(Julius Caesar)的七月(July)天數相同。而八月以後的大、小月全都反過來,於是九月和十一月變成30天,而十月和十二月則變成31天。

但是這樣一來,一年又變成366天了,怎麼辦呢?只好又從二月扣掉一天。從此,二月在平年時只有28天,閏年時則是29天,並沿用到現在。


閏年的起源─天文科學版

閏年一年有 366 天,閏年的二月變為 29 天,其餘和平年一樣。那麼那一年是閏年呢?陽曆曆法是每四年設置一個閏年,因此以西元年數能被四整除的為閏年,例如西元 1988、1992、1996 均為閏年,但是像西元 1700、1800、1900、2100 年能被四整除卻不能被 400 整除的卻不是閏年,而西元 1600、2000、2400 年,能被 400 整除的才是閏年。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小木偶稍微整理一下,應該可以便簡單一點:西元年數後面是 00 的,例如 1700、1800、1900、2000 年等需要能被 400 整除的才是閏年,否則是平年;而西元年數後面不是 00 的,只要能被四整除的就是閏年,不能被四整除的就是平年。

為什麼閏年的計算方式如此複雜呢?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與地球自轉的時間並非恰好整數,地球繞太陽一圈費時 365.2422 日,但我們曆法上的平年只有 365 天,假如不去處理他的話,那麼每四年日曆上的日期就會比地球公轉快 0.9688 天,大約一天,40 年就快了 10 天,400 年就快了 100 天,大約快一季了,這時如果曆法再不修正,那麼正值寒風刺骨的一月隆冬天氣時,日曆上卻顯示的是四月春暖花開時,於是造成日曆和實際氣候違背的情形,古人所謂『六月雪』大概就是曆法不準確的關係吧?

言歸正傳,假如每四年多一天,就會和實際情形相符,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誤差,因為曆法少了 0.9688 天,所以快了 0.9688 天,現在如果每四年多一天,就會變成曆法每四年慢了 0.0312 天,因此每四百年就慢了 3.12 天,在 400 年內必須減去三天,這三天就設定在像 100、200、300 無法為 400 整除的年數裏。這就是陽曆曆法的由來。


簡單明白「閏年」的重要性:

如果以上資料太複雜,我可以簡單說明一下。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與地球自轉的時間有差異,若不利用數學原理,將其完整制定準確的曆法,那麼人類就難以確定季節來臨。比如在香港,如果沒有閏年,那麼5月~8月就有機會是寒冷的冬天;11月至2月也有機會是炎熱的夏天...


萊利:二月怎麼說也是最倒楣的一個月,減日子的都是它。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呢圖網、各知識分享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一般的知識 非一般的見識

FaceBook搜尋:萊利非常識

www.facebook.com/roycommonsen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