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雲、雨、雪、雹、霧、露、霜


正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香港於2014年3月31日出現200年一遇的強大對流效應,多處地方出現冰雹雨。多個商場、鐵路站被破壞,出現漏水及淹水問題。不少香港市民都嘖嘖稱奇,爭相在交友網站中發佈最新消息。

其實香港下冰雹雨並不罕見,特別是春末夏初時間,每幾年就會出現一兩次。這次破壞力強大的原因,主要是強大的對流效應,導致大量雨水夾雜冰雹同時落下,令到整體破壞力加大。除了冰雹外,大自然常見跟水有關的現象,還有「雲、雨、雪、霧、露、霜」,今天就來個「懶人包」簡單說一下它們的成因。如果想詳細了解,可以請教Google大神。

雲 

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太陽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氣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雲的外觀。因為雲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所以雲的顏色成灰度色,雲層比較薄時成白色,但是當它們變得太厚或濃密而使得陽光不能通過的話,它們可以看起來是灰色或黑色的。

雨 

當雲中的水蒸氣再遇到冷空氣,小水珠逐漸增大成為大水珠,白雲變成黑雲。當大水珠越來越重,克服上升氣流的支援,下落到地面,這就是雨。

雪 

在冬天,高空更寒冷,水蒸氣被急劇冷卻而降溫,直接凝結為六角形的小冰晶――雪花。但多數的雪花在落下地面的途中融化成雨,只有當地面附近的空氣夠冷,才能讓雪花落到地面成雪。

雹 

雹,或冰雹。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氣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於空氣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雨。


輻射霧︰在日落後地面的熱氣幅射至天空裡,冷卻後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氣。而潮濕的空氣便會因此降至露點以下,並形成無數懸浮於空氣裡的小水點,這便是輻射霧。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風弱時出現,在日出後不久或風速加快後便會自然消散。 

平流霧︰當暖濕空氣平流到冰涼的地面上,較下方的空氣會冷卻而生成霧。這種現象通常在冬天發生,持續較長時間,有時甚至可達數百米厚度。

露 

露水,是稀薄的小水滴,出現於早晨或夜晚中。當物體的表面溫度比周圍冷時,氣化的水份會液化成液態,凝聚在物體表面,形成露水。


霜是水氣(也就是氣態的水)在溫度很低時,凝固在固體表面的一種現象,跟雪很類似。嚴寒的冬天清晨,戶外植物上通常會結霜,這是因為夜間植物散熱的慢、地表的溫度又特別低、水氣散發不快,還聚集在植物表面時就結凍了,因此形成霜。科學上,霜是由冰晶組成,和露的出現過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到達100%時,水分從空氣中析出的現象,它們的差別只在於露點(水氣凝結成露的溫度)高於冰點,而霜點(水氣凝固成霜的溫度)低於冰點,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溫度低於攝氏零度時,才會結霜。


萊利:小弟昨天被雹跟雨「合擊」,先來冰雹阻塞水管口,然後雨水大軍湧進房間...

資料來源:

香港天文台、維基百科、互動百科、新派微博、各知識分享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一般的知識 非一般的見識

FaceBook搜尋:萊利非常識 

www.facebook.com/roycommonsen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