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颱風名字的由來


2014年第一個颱風已在3月28日於馬紹爾群島西南部海面上生成,名字叫─琵琶,是由澳門提供的名字。琵琶是一種在澳門受歡迎的寵物魚,跟「

貝碧嘉、蓮花、瑪瑙、珊瑚」一樣被澳門用來定為颱風的名字。說到這,大家也許會開始記起,之前一些很特別的颱風名字,比如說:劍魚、天

兔...等等。但其實從前的颱風是沒有統一名字,只有編號。直到1947年,因為通訊開始發達,為免警報訊息常常出現混亂情況,才開始為颱風定

名。

颱風名字的由來

「颱風」 ( Typhoon ),在以往並無統一名字,普通都按每年發生次序編號(如日本及中國大陸),國際間並無統一規定。但當同時有2、3個颱風

形成時,發布訊息或警報常會發生混淆現象。

於是在1947年美國駐關島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簡稱 JTWC ) ,開始對每次發生的颱風予以定名,以資分辨。

定名的原則是北半球180度以西,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4組女性名字 (每組21個名字,4組共計84個名字) ,週而復始,輪流使用;北半球180度以

東,另定數組女性名字使用。至於南半球所發生的颱風,則用男性名字。如此即可分辨颱風所發生的區域和先後的次序而不致混亂。

1979年由於美國女權運動的興起,政治力量壓力升高,導致J TWC 不得不再將颱風名稱重新以男女相間名字命名,全部仍以4組共84個,此可說是

第2代的颱風名字。

1990年由於第2代颱風名字已使用多年,且有些颱風曾造成重大災害, JTWC 再次大幅修改了颱風名稱。這次修改的特色與第2代類似,也是男女

相隔命名,但每組卻增加了兩個,即每組23個,有4組,共92個颱風名稱輪流使用,這可稱為第3代颱風名稱。

1996年, JTWC 第4度將第3代颱風名稱大幅更名,基本上還是採4組,每組23個名字,總共92個。颱風的編號是用4位數字編列,前2位表示年代,

後2位表示當年颱風的發生順序,例如「編號9608賀伯颱風」,即表示賀伯颱風為在公元1996年在北太平洋西部所發生的第8個颱風,此即為第4代

颱風名稱。

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

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颱風名稱全部更換,編列為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

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並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 ( RSMC ) 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140個颱風名字(循環式使用)

來源 I II III IV V

柬埔寨 達維 康妮 娜基莉 科羅旺 莎莉嘉

中國 龍王 玉兔 風神 杜鵑 海馬

北韓 鴻雁 桃芝 海鷗 彩虹 米雷

中國香港 啟德 萬宜 鳳凰 彩雲 馬鞍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蠍虎

寮國 布拉萬 帕布 巴蓬 凱薩娜 洛坦

中國澳門 珍珠 蝴蝶 黃蜂 芭瑪 梅花

馬來西亞 傑拉華 聖帕 鸚鵡 茉莉 苗柏

密克羅尼西亞 艾雲尼 菲特 森垃克 尼伯特 南瑪都

菲律賓 碧利斯 丹娜絲 黑格比 盧碧 塔拉斯

南韓 格美 百合 薔薇 銀河 奧鹿

泰國 派比安 韋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國 瑪莉亞 范斯高 海高斯 奧麥斯 洛克

越南 桑美 利奇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寶霞 羅莎 美莎克 燦都 納沙

中國 悟空 海燕 海神 電母 海棠

北韓 清松 楊柳 紅霞 蒲公英 尼格

中國香港 珊珊 玲玲 白海豚 獅子山 榕樹

日本 摩羯 劍魚 鯨魚 圓規 天鷹

寮國 象神 法茜 燦鴻 南川 麥莎

中國澳門 貝碧嘉 琵琶 蓮花 瑪瑙 珊瑚

日本 摩羯 劍魚 鯨魚 圓規 天鷹

寮國 象神 法茜 燦鴻 南川 麥莎

中國澳門 貝碧嘉 琵琶 蓮花 瑪瑙 珊瑚

馬來西亞 溫比亞 塔巴 浪卡 莫蘭蒂 瑪娃

密克羅尼西亞 蘇力 米娜 蘇迪羅 凡比亞 古超

菲律賓 西馬侖 海貝思 莫拉菲 馬勒卡 泰利

南韓 飛燕 浣熊 天鵝 鮎魚 彩蝶

泰國 榴槤 威馬遜 莫拉克 暹芭 卡努

美國 尤特 麥德姆 艾濤 艾利 韋森特


萊利:我自己覺得颱風命名方式會出現很多搞笑情況,比如說香港被「獅子山」吹襲中...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樂多日誌、各知識分享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一般的知識 非一般的見識

FaceBook搜尋:萊利非常識

www.facebook.com/roycommonsen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